二零零四年四月一日,冀省药材研究所起诉海王一案正式开庭。
曹森和方青浦再次作为双方律师出庭。
由于海王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听闻又有一场官司开打,无数媒体闻讯而来,将安国这个地方小院挤得水泄不通。
省药材研究所显然没有料到会引发如此效应,负责人强烈提出庭审不公开,理由是这案子涉及到研发机密。
海王这边则强烈的要求公开。
方青浦表示没有任何的机密可言,完全可以公开。
双方尚未进场就开始剑拔弩张。
最终法院最初决定不公开庭审,但遭到了新闻媒体的强烈不满。
当初中村起诉海王一案都公开审理的,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不公开了
莫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再说了,他们从各地浩浩荡荡的杀过来,就是为了获取一点海王的新闻素材。
你这不公开了,他们岂能乐意
这帮媒体可不是吃素的。
短短时间,就冒出了无数的话题。
“安国再现海王官司,某研发所起诉海王侵权”
“海王经历了中村侵权案后,又遭遇了侵权官司”
“刚刚得到消息,本案决定不公开审理,理由是原告要保护商业机密”
“究竟是保护商业机密还是另有隐秘,请大家拭目以待”
好吧
未审先火。
这些媒体那可是惟恐天下不乱啊。
案子还没有开庭就被炒了起来。
最终在海王强烈的抗议和媒体的施压下,法庭决定最终公开审理。
这让冀省药材研究所有些淬不及防。
可已经没啥可说的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曹森也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人,既然接了案子,就会负责到底。
方青浦也是见招拆招,一点一点的跟曹森比拼。
庭内,两个律师唇枪舌剑。
庭外,看热闹的人也炸开锅了。
“震惊,震惊,海王二院主任郭擎居然是在省院打杂的。”
“在之前刚刚结束的药王论坛上,郭擎提交的研发成功获得了药王金奖。在药王论坛,金奖还是很有分量的。”
“这年头省院打杂的都这么优秀了吗还真是涨姿势了。”
“环境造就人,郭擎在省院是打杂的,但来了海王研发机构就变成了项目负责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呵呵,省院还好意思说郭擎是他们的骨干,你见过让骨干在后勤位置上一呆好几年的这明显就是不重视人家,人家这才辞职离开了。”
“活该,谁让他们不重视人才呢你不重视人才,人家另谋出路,没毛病啊”
“辞职的时候,你没说啥,也没签订竞业协议,现在人家做出成绩来了,又要起诉人家侵权还要不要点碧莲”
“这就是tz内,这就是现实。”
众人一边倒的支持海王。
很多人也是感同身受,tz内的确不太重视人才,以至于很多人才没埋没在角落里。
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小部分人发声。
可随着更多的庭审内容被发布了出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好嘛
明明是一场侵权官司,却被搞成了舆论大战,当事人省院和海王反倒成为了配角。
省院一下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线上线下无不骂声一片。
更有甚者专门坐车去省院堵着门骂。
还有人往省院丢粪便。
省院一下子被打懵逼了。
他们那里见识过互联网暴力
负责人连夜召开会议,开始研究对策。
当然了tz内的优势就是,他们永远不会一個人战斗。
果然,第二天声援者就跳出来了。
某教授发了一篇长文,对这件事进行了全方位点评。
大意就是,郭嘉培养人才不易,海王这完全就是挖墙脚。
省院做的很对,对于不遵守规则的人就要严厉打击,对于挖墙角的企业就要追究责任。
郭擎是省院的研究骨干,理应知道规矩,辞职之后也不能把技术教给第三者。
海王此举助长了歪风邪气,理应严惩,以儆效尤。
日中友好交流会会长石涛也撰文评论此事。
对陈阳展开了全方位的抨击。
污蔑海王剽窃了中村的技术后,又要故计重施,窃取其他机构的技术。
他还号召所有技术机构封杀海王孤立海王。
省院的负责人也正式发声。
他批判海王操控舆论攻击省院,要求海王公开道歉,停止网上舆论操控。
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甚至学生都跳了出来,公开发声支援省院。
他们人多势众,又占据了导向优势,很快吸引了一部分人为其站台。
网上也出现了反对海王的声音。
“恭喜陈总,海王这次要跟整个学术界为敌了”
方青浦皮笑肉不笑。
官司打到现在基本上没啥悬念了。
省院完全就是没事找抽。
郭擎一没竞业协议,二也没保密在身,人家现在想干啥就干啥,跟你原单位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官司胜诉也是毫无压力。
不过双方的战场已经从官司上转移到了舆论上了。
几个教授学者的相继发声,给这场官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就知道这帮人不死心。”
陈阳淡淡一笑。
无论是陆一鸣还是郭擎,都是受了海王的连累,根本原因还是在药王论坛上。
因为药王论坛的爆火,影响到了这帮老贼的话语权。
所以才会有了陆一鸣的抄袭门和郭擎的侵权官司。
“其实这也从片面证明了海王的崛起啊。”
方青浦笑着说道。
他也算是一路看着陈阳成长起来的。
这个年轻人很不一般。
海王也是一路斗争上来的。
崛起啊
陈阳一脸苦笑。
其实他真的想平平稳稳的做点事情,也没想过跟谁斗
但某些时候就是这样,你不跟人家斗,人家却千方百计的打压你,孤立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官司的事情你来搞定,剩下的事情我来搞定。”
陈阳很快做出了调整。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官司了,这是学术界和海王的话语权之争。
如果这次败了,海王的名声也会一落千丈。
所以,必须要赢
而且得赢得漂亮
学术界又如何
海王要走的路,谁也拦不住。
官司经历了几天的扯皮已经进入了休庭阶段,但舆论之争却越演越烈。
网上也出现了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支持郭擎的。
虽然郭擎是省院出身,但也能一辈子卖给单位,人家应该有自主的择业权。
尤其是在单位不受重视的情况下,辞职另谋出路也是理所当然。
但人家在新单位做出了成绩,老单位又来找茬有些恶心了。
还技术骨干
真要是技术骨干的话,能让人家在后勤的位置上待那么多年
当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
他们认为,无论怎么说郭擎是原单位培养出来的,就算是辞职另谋出路了,也不能把单位的技术带走,更不能用来谋私利。
这是原则问题。